欢迎访问榆林市银行业协会网站!
企业邮箱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组织
协会制度
会员信息
新闻中心
协会动态
会员动态
时政要闻
塞上银苑
政策法规
监管政策
法律法规
自律维权
行业自律
行业维权
公众金融
专业工作
经验交流
清廉金融文化
高管话清廉
经验交流
调查报告
视频展播
网站首页
公众金融
详细内容
非法集资的定义及有关法律责任规定
发布时间:【2020-06-09】 阅读数量:【479】
来源:【榆林市银行业协会】
字体大小:【
放大
】 【
正常
】 【
缩小
】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
非法性: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社会性: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人的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中,非法集资根据主观态度、行为方式、危害结果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构成相应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第192条集资诈骗罪。
《刑法》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参与非法集资,法律不保护,政府不买单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其它任何单位。集资款的清退应根据清理后剩余的资金,按照集资人参与的比例给予统一的清退。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所受损失不得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承担。
去不正规的理财公司工作要慎重,做业务员也是有风险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条信息:
【2020年榆林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专题宣传周】支付安全宣传(二)
下一条信息:
【防范非法集资】守住钱袋子 · 护好幸福家(二)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