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的陕北靖边,层林尽染秋色。郝文虎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缀满山间。他站在树下行走,手指轻轻拂过果面,指腹传来细腻的纹路——这是他盼望的的“丰收密码”。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靖边农商银行2024年发放的一笔25万元“乡村V贷”。
苹果园的“资金断粮”危机,融资困局中的“苹果梦”碎与重生。郝文虎是龙二村有名的种植能手,但2024年果园扩建时,他一度愁得睡不着觉。“土地流转费、苗木采购、滴灌设备安装,算下来要50多万元,自筹资金只有30万。”他蹲在果园边的土埂上,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眉头紧锁。村里人劝他“慢慢来”,可他看着隔壁村新建的果园,心里急得像着了火:“再不扩大规模,好市场都要被别人抢走了!”正当他四处筹款时,靖边农商银行龙洲分理处主任朱子鹏主动找上门。仅用半天时间,便完成了实地调查、资料审核和额度审批。
乡村V贷的“无感贷款”新体验,手机屏上“点”出金钥匙。当25万元贷款到账的短信提示音响起时,郝文虎正蹲在果园里修水管,他挥舞着手机,脸上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靖边农商银行推出的“乡村V贷”像一场及时雨,精准滴灌到农民心坎里。这款专为农业场景设计的金融产品,打破传统贷款壁垒:线上申请“3分钟填表、1小时审核”,客户经理“一对一”指导操作,连60岁的老人都能用手机完成流程;额度灵活“按需定制”,从5万到50万不等,资金直接打入农资采购账户,确保专款专用;更关键的是,利率比民间借贷低一半,还支持“随借随还”,让农民不再为“用几天钱付一年息”发愁。
一颗苹果成功逆袭,打造乡村振兴新范式。如今,郝文虎的果园成了村里“明星田”:矮化密植的树形整齐如队列,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管静静“输血”,手机APP实时监控温湿度。今年亩产突破5000斤,精品果率达85%,冷链车直接开到地头,将红苹果送往北上广的超市货架。他算着账,眼里闪着光,“多亏农商行‘扶上马再送一程’,不然我这‘新农人’早被资金困死了。”从郝文虎的果园到马铃薯、陕北肉羊、大漠蔬菜、小杂粮等传统优势产业,“乡村V贷”已累计发放173462.82万元,带动560户农民增收,让荒山变“银行”、金秋好“丰”景——这不仅是金融活水的力量,更是一份助力乡村振兴的“农商答卷”。
郝文虎的故事,是黄土高原上千万农人追梦的缩影,更是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靖边农商银行以“乡村V贷”为笔,以全链条服务为墨,在广袤的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这不是简单的资金投放,而是一场以金融为杠杆、以产业为支点、以农民幸福为目标的乡村振兴革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荒山变“银行”的经济奇迹,更是一个关于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答案。
下一条信息:没有下一条信息了